一次性耗材,醫用理療電極片
中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技術是根據中醫內病外治的理論,結合中國傳統中醫理論、人體經絡學、生物物理學及現代數字電子技術、離子導入技術等開發的一種新型治療方式。理療電極片配合藥物導入設備能將離子化的植物萃取劑透過穴位,循經絡到達病變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融合了中醫治療、物理治療等相關技術,完善了中醫定向透藥治療方法。
中醫定向透藥療法技術優勢:
1、中藥耗材配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系統選取有效穴位定向透入,以經絡和穴位為載體及通道直接作用于相關臟腑,而不是將藥物廣泛分布全身,減少藥物的全身效應和不良反應,提高病變部位的血藥濃度。
2、中藥耗材靶向透藥,藥物成分濃度高、作用持久穩定。
3、中藥外用和經絡穴位刺激達到雙重治療效果。
4、采用天然促透劑無毒、無污染、高效,促透效率更加恒定
功能特點:
A: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少總用藥量:藥物經過皮膚直接進入體內,直達病灶,從而避免了藥物在胃腸道被消化酶破壞、分解和經過肝臟時的首過效應以及在體內運轉過程中的代謝,并避免了個體差異。進入體內的藥物有效成分被直接利用,其利用率可達到60%以上,使藥物總用量減少50%以上。
B:顯效迅速:由于直接在病變組織處迅速形成藥物的聚集和浸潤,并達到藥物的有效濃度,可直接迅速的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C:藥效穩定、持久:由于皮膚和組織的藥物代謝比較緩慢,使病變處的有效藥物濃度可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比口服藥物作用時間延長2~3倍。
D:綠色療法無血藥濃度峰谷現象:藥物進入人體內后入血量緩慢而穩定不會產生類似口服或靜脈滴注藥物時所產生的血藥濃度峰谷現象,也就避免因血藥濃度峰值時產生的毒副作用。
E:提高療效:藥物在病變組織處維持較長時間和較高的有效濃度,因此提高藥物對靶組織的作用的同時促進藥物由細胞外向細胞內有效轉運,使需要在細胞內發揮作用的藥物發揮*藥效。
F:中醫定向透藥,無創傷,無痛苦,純中藥制劑,毒副作用小,藥借電力,電助療效,透皮吸收直達病灶療效顯著。
骨病疼痛疾病:方劑為舒筋活絡湯。功能:主治因經絡不和、風寒濕痹引起的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及坐骨神經痛、關節炎、骨節風痛。
呼吸系統疾病:方劑為小青龍湯。功能:主治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小兒支氣管炎
婦科疾病:方劑為三七紅藤湯,其功能為:主治婦科附件炎、盆腔炎、痛經、乳房結節及因炎癥引起的不孕癥等。
消化系統:方劑為附子理中湯。功能:治療小兒單純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腸炎、消化不良、厭食等
穴位選擇:
消化科:中脘穴、神闕穴、胃俞穴、足三里、氣海穴、阿是穴(痛點)
婦科: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子宮穴、腎俞穴、阿是穴(痛點)。月經少的可以配合水道穴。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無乳膻中,少澤、阿是穴(痛點)
康復科:腰痛點、肩前穴、曲池穴、肩貞穴、足三里、阿是穴(痛點)
神經科:內關、外關、肩內陵、少海、三陰交、鳳池、四白、阿是穴(痛點)
耳鼻喉科:合谷穴、后溪、翳風穴、四白穴、天突穴
呼吸科:肺俞穴,定喘穴、顫中穴、天突穴
理療電極片操作方法
治療時根據不同科室,選用不同耗材;為了更好的使用本機所配套的理療電極片,請仔細閱讀以下操作方法:
1、三孔治療電極板與理療輸出線連接后。
2、打開包裝取出電極片。
3、除去凝膠片白色離型紙,露出黑色凝膠,粘于治療板上使鋁箔面緊貼于治療板。
4、打開白色的內袋,取出墊片,放于電極片的鋁箔凹槽內。
5、除去凝膠片黃色離型紙,露出綠色的凝膠面。
6、把綠色凝膠面粘于相應的治療部位。
7、用繃帶固定后與皮膚緊密結合即可進行治療。